據報道,惠及長三角,全國首支,總額達10億元的“影院抗疫紓困基金”日前在上海成立。這是繼抗疫惠企“28條”、扶持文化企業“20條”等政策后,上海電影集團為有效拉動影院行業復蘇推出的實招。(3月10日《人民日報》)
不得不說,且不管總額達到多少,僅就成立“影院抗疫紓困基金”這步棋而言,就是一個走的及時,而其走得好、走對了。它不僅是有效拉動影院行業復蘇的實招,也是立足當下,謀劃長遠的好招。
一方面,疫情暴發以來,國內影院已停擺了近50天。各類中小型連鎖影院管理公司、影院投資經營企業及單體影院受到疫情嚴重影響。其中尤以人流密集型場所的影院壓力最大:前期春節檔票房清零,如今復工條件相當嚴苛,之后恢復期還得面對市場信心重塑等難題。作為整個電影產業的終端環節,影院行業的復蘇被視為推動疫情后電影整體產能恢復的關鍵所在。因此從終端市場入手,以扶持電影院來拉動電影產業鏈復蘇,成為一條有效路徑。
同時,該基金將重點聚焦長三角地區有紓困需求的影院。其中,作為長三角的影視龍頭企業,率先凝聚行業力量,闖出抱團突圍的路徑,這既體現了上影應有的擔當,也讓人看到了疫情之下產業轉危為機的突破口。這回抗疫紓困基金的快速啟動,無疑能促進院線從加盟型院線向資產聯結型院線轉變,實現渠道延伸的運營新形態,有利于擴大規模優勢。據悉,基金啟動當天,來自上海、蘇州、溫州等地的多家影院已對基金成立給出積極反饋,積極意義明顯。
此外,它還可以通過紓困基金進行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通過多樣化運用增資、參股、并購等形式,為長三角區域內的影投、影管公司注入運營及發展資金,激發金融助產活力,從而實現資本鏈接、品牌合作,推進影院市場重組,最終提升產業鏈結構、優化升級,從而滿足市場和消費者需求。
可以這么說,抗疫紓困基金雖是應時而生,卻是上影戰略性布局和品牌塑造的重要一步。未來,區域發行中心、首映首發品牌、生活社交經濟等等,這些都將是上影新的發展目標。這些目標,既是上影在“上海文化”品牌建設中所作的不懈努力,也是破解新時代新矛盾,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娛樂生活新向往的正確選擇。值得期待,也值得各地相關產業行業借鑒、跟進。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