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5-05-09 15:08:24 關注:152次
博士后是青年科技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和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學校高度重視博士后隊伍建設,將博士后隊伍建設納入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全局中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持續推動博士后隊伍規模倍增、質量倍增、效能倍增。為更好打造學校青年人才隊伍,賦能學?!半p一流”建設,北京理工大學誠邀海內外青年博士加盟博士后隊伍,共謀發展,共鑄輝煌!
一、團隊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國際組織創新學院以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為使命,旨在以構建公正、共享、包容的全球治理為愿景,通過創新全球治理教育、賦能全球治理人才、完善全球治理機制,建設和諧繁榮的世界。
學院成立于2021年7月,立足理工院校特色,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復合人才,參與科學、技術、工程領域全球治理。學院緊抓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機遇,對標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高端人才素質要求,重點在航空、航天、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極地、可持續發展等方向布局,建設國際組織支持認證的全球治理人才培養高地、中央部委和北京市支持建設的智庫科研基地、世界一流的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國際交流平臺。在中央機關、相關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關懷下,學院已經同全球60多家政府間和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和聯合研究項目,瞄準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人才需求,淡化學科邊界,強化交叉融合,柔性設置專業,培養既具備科技素養又富有管理才能的高素質人才。
二、團隊成員簡介
劉浩,團隊帶頭人,國際組織創新學院常務副院長、管理學院副院長,長聘教授,無人系統規則制定聯合體(jarus)秘書長(前執行主席),國際空間安全促進會治理委員會主席,國際民航組織專家組成員,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區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作組主席,國際民航組織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空間研究組法律小組主席。推動無人航空器系統、亞軌道飛行、臨近空間運行等航空航天新興科技發展、應用與實踐;領導國際專家制定了在全球70多個國家實施的無人航空示范規則,提出了專屬利用空間(eus)國際法律制度。長期參與空管體制改革,航空航天政策和法律制度制定,在《航空法》《航天法》《民用航空法》《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條例》《空域管理條例》《飛行基本規則》《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等立法工作中擔任起草組、專家組成員。聚焦航空航天、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和北極治理等領域,培養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人才。主持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0余項,在ssci /cssci重要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創立了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葉選挺,管理學院兼國際組織創新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應對氣候變化南南科技合作教席”聯合主持人、北京市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科技管理與評價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新興技術未來分析與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公共政策學院訪問學者。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學術帶頭人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在technovatio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journal of informetr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管理世界、公共管理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或會議發表論文60余篇;獲得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撰寫多篇政策建議,獲采納和批示。主要從事新興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國際化、科技評價、科技數據挖掘等方面的工作。
raafat saade,國際組織創新學院講席教授,全球航空發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曾任國際民航組織高級顧問、加拿大國際開發署核心專家、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講席教授。具有20余年教學經驗,講授的課程涵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決策科學、項目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曾作為國際民航組織高級顧問為理事會、秘書處的決策層和關鍵高管在能力建設及核心領域提供戰略建議和解決方案。創立了國際數字創新研究與教育網站(indire)。
張弛,國際組織創新學院院長助理,教授,國家級青年人才。擔任sci一區期刊applied energy(if11.446)副主編、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氣候變化與健康經濟、能源環境經濟與管理、可持續發展與全球治理、數字經濟。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累積if400+。擔任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cological economics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評審人,國家留學基金委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尹西明,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管理系主任,教育部戰略咨詢研究基地北京理工大學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融合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特聘研究員。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技術創新與數字創新管理、學術創業與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政策等前沿交叉領域的管理學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信部數字經濟重大專項,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國家和省部級縱向研究課題10多項,先后為歐盟創新中心、法國大使館、商務部、科技部戰略院、工信部新聞中心、深圳發改委、蘇州科技局、鄭州科技局、湖北江城實驗室、中國建筑業協會、中國化工聯合會、德國basf、中國石油、中國中車、三峽集團、中國交建、南方電網、吉利、格力、美的、貝殼找房、深圳數據交易所等企事業單位作科技創新戰略咨詢/報告40多次。
曲冠楠,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主要從事新時代面向國際競爭新變局的技術創新管理研究,專注“顛覆性技術創新的復雜系統模型與涌現機制”、“面向‘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意義管理與價值創造”、“新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與競爭優勢可持續性”等方向。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央高?;究蒲袑m椯Y助,以核心身份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重要項目,科技部、教育部等省部級重點項目,地區重點高校教育改革頂層設計咨詢項目,以及華為、格力、海爾、美的等國際領先企業的重大咨詢項目。任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技術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
左曉棟,國際組織創新學院、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領軍人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央“馬工程”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第八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網絡空間安全”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數字貿易專家工作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數據安全與治理研究,是我國一系列重大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政策法規的核心起草專家,擔任國務院行政法規《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專家組組長,支撐我國數據分類分級、重要數據監管、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等重大制度的實施。
三、招聘方向及人數
1.學科方向:公共管理、法學、工商管理、教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技術。
2.行業領域:航空、航天、極地、數字轉型、人工智能、智慧教育。
3.擬招聘人數:15人。
四、應聘條件
1.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
2.積極進取,開放創新,追求卓越,勇于挑戰;
3.科研基礎扎實,學術志向明確,成長潛力清晰;
4.突出的抗壓能力、溝通能力、執行能力和協作能力;
5.一般應為35周歲以下新近畢業或即將畢業的博士畢業生;特立博士后一般不超過30周歲;
6.符合國家和學校招聘博士后的有關要求。
五、崗位及待遇
1.特立博士后:主要面向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青年人才,進行拔尖人才培養,基本年薪30萬元起。
2.團隊崗博士后:主要面向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較好的青年人才,培養團隊青年骨干,基本年薪20萬元起。
3.科研崗博后:主要面向有一定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為團隊提供有力支撐,基本年薪10萬元起。
4.根據學校政策,辦理在京落戶、子女入托入學等,出站后,在滿足學校相關規定和標準基礎上,可聘任至相應崗位。
六、應聘方式
應聘者需將申請材料(包括個人簡歷、代表性學術成果)發送至(點擊查看),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聯系人:馬老師
聯系電話:010-68918280
郵箱:(點擊查看)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6abt4nwle9czvwwvewyfga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
【高才博士后】網站→https://boshihou.gaoxiaojob.com
【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
【1】凡本網注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轉載請必須注明,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