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洛陽宜陽縣人民法院公開招聘勞務派遣人員26人今日開始報名,具體報名起止時間為2022年5月25日至5月27日,上午8︰30至11︰30,下午15︰00至18︰00。中公河南招警欄目小編特整理報名相關內容,供考生參考:
報名和資格初審
1.報名時間:2022年5月25日至5月27日,上午8︰30至11︰30,下午15︰00至18︰00。
2.報名地點:宜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報名方法:本次招聘采用現場報名的方式進行,每人只能報考一個崗位。報名時提交《2022年宜陽縣人民法院公開招聘勞務派遣人員報名表》一式2份(見附件2),粘貼近期免冠一寸彩照(同時額外提交2張同版彩色照片,照片后面標注姓名與出生年月)。并提交以下相關材料(原件及復印件1份,附報名表后):
(1)本人有效身份證;
(2)畢業證書 (國內畢業生需提供學信網下載打印的帶二維碼的學歷驗證報告;國外高校畢業生需提供我國駐外使(領)館教育文化處(組)出具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教育部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3)已就業人員提供單位同意報考證明(附件3)。
4、報名審核通過后,按規定需繳納考務費每人每科30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庭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可免繳考務費。擬免繳考務費的報考者應于報名時提交其提交其家庭所在地的縣(市、區)鄉村振興局出具的特困證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況檔案卡(復印件)及戶口本;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城鎮家庭的報考人員,提交其家庭所在地的縣(市、區)民政部門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證明和低保證(復印件)及戶口本。
5、各職位報名人數與聘用計劃數比例原則上不低于3:1 。達不到規定比例的,由招聘領導小組研究決定。
6、資格審查工作貫穿于本次招聘工作的全過程。報考人員報名時提交的信息和提供的有關材料必須真實有效,凡發現報考者與擬聘用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不符以及提供虛假材料的,立即取消其考試及聘用資格。
相關閱讀:2022年洛陽市宜陽縣人民法院招聘勞務派遣人員26人公告
在結構化面試中,對于綜合分析類的問題,往往因為問法比較開放,聯想的范圍比較廣泛,導致我們在思考過程中也難以有抓手,雖然我們常常說面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是作為公務員選拔,面試肯定是有較高分數的答案的,因此,分析問題應當結合自身知識面和能力,作答中從不同角度展現自身答題的特點,以下我們以一道題目為例。
例題展示
2022冬奧會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結合你的學習和工作談談理解。
【審題分析】
信息一:2022年冬奧會
分析:(1)北京是第一個舉辦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2022年冬奧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再次展現了中國奇跡,體現了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2)在2022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隊一共奪得9金4銀2銅一共15枚獎牌,名列獎牌榜第三,創造了中國隊自參加冬奧會以來的歷史最佳成績,也創造了亞洲國家在冬奧會上的最好成績。
(3)冬奧會上涌現了無數的“中國紅”:谷愛凌、武大靖、范可新、蘇翊鳴
信息二:“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分析:(1)更團結:108年來奧林匹克格言首次進行更新,2020年起全世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猛烈沖擊,為了更好應對后疫情時代,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提議將“更團結”加入到格言之中。
(2)更快、更高、更強:表示在競技運動中要不畏強手,敢于斗爭,敢于勝利,而且鼓勵人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氣蓬勃,永遠進取,超越自我,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信息三:結合你的學習和工作談理解
分析:從自身學習、工作實踐中尋找與冬奧主題相關的感悟,諸如“不畏艱難、拼搏進取、團結奮進”等等。
【深入分析】
1)從題干表面來看,我們可以直接從冬奧會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這幾個字去展開分析,結合效率、能力、人際團結這幾個方面談談對于工作、學習方面的理解,然而,這樣的分析一方面沒有結合冬奧會的背景,另一方面也沒有結合當前的國情省情,顯得整個答案都過于理論,因此,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高分答案。
2)在深入分析后,從題干中可知,一方面,冬奧會一方面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凸顯了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運動再度攜手,更展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又是在當下國內外抗疫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中國舉辦的大型體育盛事。
因此,如果我們既能夠結合冬奧會的熱點事件,又能夠結合抗疫形勢進行深入分析,自然能夠獲得考官的青睞,從而體現對國家熱點事件的關注以及對于問題的全面分析。
【具體解讀】
首先,從文字含義入手,我們可以從冬奧健兒的精彩表現入手,既可以從冬奧運動員爭金奪銀超越自我的表現中感到驕傲,也可以肯定其背后的頑強拼搏、勇于奮斗、精誠團結,和不斷挑戰超越自我。
其次,從現實案例入手,我們可以結合諸如在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體力不支的武大靖幫任子威卡住位置,最終讓其獲得金牌等諸多案例中,感受到冬奧既重視拼搏奮斗,又體現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品質。
再次,我們還可以從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影響入手,從“一滴冰藍色水墨,幻化為千里黃河之水;一顆蒲公英種子,將希望散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感悟出只有攜手同心組成命運共同體,人類才能奔向光明美好的未來。”
這樣,作答的開頭自然就能夠更好地彰顯我們對于冬奧的認識以及對冬奧精神的理解,從而讓考官有繼續聽下去的意愿。
【思考總結】
因此,在面試中想要取得較好的成績,雖然并沒有規定刻板的章法,但是依然需要有充分的知識積累和日常的閱讀量,還是建議大家有章法的去多了解時政,真正做到平時就能夠與時代同呼吸。
近年來,無領導小組討論逐漸成為一種熱門的考試形式,在廣東選調、重慶選調、以及云南省考中常常出現。無領導小組討論,顧名思義,就是沒有領導者,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整個討論過程考官并不參與,需要考生自己把握發言機會,進行高質量發言,從而獲得高分。但事實上,無領導小組討論發言中有些同學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問題。今天,中公教育就來聊一聊無領導小組討論中“無話可說”的局面怎么破解。
常見問題表現
考生在無領導小組討論中,由于自身性格、心態、現場等因素,可能會導致在考試現場無話可說,從而拿不到高分,常見的問題表現如下:
1.現場激烈,搶不到話,發言次數少;
2.情緒緊張,表達不清晰,發言被打斷或被攻擊,無法回應;
3.沒有構建好內容,不知道說什么,浪費發言機會;
4.發言內容同質化嚴重,發言質量不高;
解決對策
1.見縫插針,抓住發言機會
在討論中,因為大家都是隨機發言,都想通過發言來展現自身,所以只靠等待是很難找到發言機會的。這個時候,考生可以關注上一位發言的考生,當對方話音剛落,考生便見縫插針開始發言。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發言撞車的情況,這個時候考生可適當示說明,告知對方,自己前期發言一直沒有發言機會,希望對方能讓自己先發言,爭取優先發言。
2.禮貌反擊,維護發言權利
在討論中,有的考生可能會因為自身性格內向的原因,在表達觀點的時候語言表達不清楚,導致被對手打斷或者質疑。
面對這種情況,一是需要考生平時在練習中多開口,通過多開口鍛煉表達能力。二是禮貌回應對方,告知對方自己還未說完,維護發言機會,然后調整說話內容,可以通過邏輯詞和序數詞的使用增加內容條理性,精簡語言。
3.構建內容,提高發言質量
在面試中,因為是小組討論的形式,且沒有人組織,所以討論的方向和內容往往難以把握,這就導致很多考生跟不上討論的思路,哪怕抓到發言機會,也常常無話可說,或者觀點重復,導致發言質量不高。
因此,要破解這個局面:第一,需要考生在提綱準備階段做好充分準備,既要準備自身的發言內容,也要預判對手會討論的觀點和發言內容。第二,需要考生做好記錄,記錄組員的序號和主要的發言內容,以便自己可以隨時梳理出來討論的進度;第三,需要做好傾聽,從對手的眾多發言內容中提煉出核心觀點,跟上其他對手的發言進度;第四,需要高質量發言,一方面,重復的觀點,考生可以換個表述或者換一些例子、道理來論證觀點,同時,注意表述要精簡,避免聽者疲憊;另一方面,考生可以多引用名言警句或者政策背景等來增加自己觀點的說服力。
當然,日常多練多積累才是基礎,所以各位考生可以多關注時政熱點、領導人講話,并抓住練習機會進行練習,才能從容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全才”,他曾說過:“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他總結的牛頓運動定律是物理學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同時,牛頓運動定律也是事業單位考試常識部分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要想理解牛頓第一定律,我們應明確以下幾點:
(1)牛頓第一定律反映了物體不受外力時的運動規律,它揭示了運動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而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也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頓第一定律表述的只是一種理想情況,因為現實生活中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因而無法用實驗直接驗證。他使用的驗證方法是理想實驗,理想實驗就是把可靠的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深刻地揭示自然規律理想實驗方法,也叫假想實驗。需要注意的是理想實驗,是在可靠的實驗事實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抽象思維來展開的實驗,理想實驗并不是脫離實際的主觀臆想。
(3)牛一告訴我們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被稱為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表現為物體對于其運動狀態變化的阻抗程度。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質量有關。
知道了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基本內容,我們就從現實生活中找找有關慣性的案例吧,他們都有可能成為我們考試的題干。比如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可以出艙活動進行太空行走利用的是慣性;自己乘坐公交車,公交車突然剎車乘客身體前傾用的是慣性;行駛當中的汽車不能緊跟前車高速行駛,也是因為慣性;包括2022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空中可以做各種技巧比拼都是利用的慣性。
而考試當中我們會以以下這種形式出題考查慣性:
(單選)火車在長直水平軌道上勻速行駛,門窗緊閉的車廂內有一人向上跳起,發現仍落回到車上原處,這是因為( )
a.人跳起后,車用內空氣給他以向前的力,帶著他隨同火車一起向前運動。
b.人跳起的瞬間,車廂的地板給他一個向前的力,推動他隨同火車一起向前運動。
c.人跳起后,車在繼續向前運動,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時間很短,偏后距離太小,不明顯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車始終有相同的速度。
【解析】d。人從跳起到落地的過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保持著原來所具有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利用慣性定律所以仍落回車上原處。故本題答案為d。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小科普映射大考點。
縱觀近幾年的行測考試,數量關系題目的考點分布開始逐漸集中在計算、利潤、行程、工程、極值和幾何這幾大類問題上,但是除了這些??碱}目之外,還是會有一些簡單的、容易拿分的題目考核,容斥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容斥問題,研究的是集合之間交叉關系的一類問題。通常,我們會把它分成三個考點研究,分別是二者容斥、三者容斥和容斥極值,其中三者容斥最為常考,同時它也是相對較難理解的一類問題。
那么什么是三者容斥呢?它又難在哪里呢?
三者容斥就是研究三個集合間交叉關系的一類問題,如圖所示:
圖中a、b、c分別表示三個集合,而m表示不屬于三個集合的部分。此時我們不難發現,全集i就是由a、b、c以及m四個集合加和構成的,只是在加和的過程中,會被重復計算,因此需要將多算的這些減掉,在這過程中,
被連續減掉了三次,需要再把它加回來,由此可得三者容斥的核心公式
公式看起來比較麻煩,但在實際應用中只需要直接代數即可。
例1
某單位員工中有45人訂閱a刊,有49人訂閱b刊,有58人訂閱c刊,有16人訂閱了a刊和b刊,有23人訂閱了b刊和c刊,有21人訂閱了a刊和c刊。有10人同時訂閱了這三種刊物。該單位至少訂閱一種刊物的人數是:
【中公解析】這道題目的題干特征最為明顯,直接告訴了我們三個集合的具體數據,以及的具體數字,然而我們求解的是“至少訂閱了一種刊物”的人數,那么什么叫做至少訂閱一種刊物呢?也就是說訂閱一種、兩種或三種刊物都可以,也就是訂了就行,換言之,這道題目需要求解的其實就是全集i的大小,已知三個集合和集合交集,直接代入公式
因為題目當中未表明有人沒有訂閱,因此未訂閱的人數m就為0,故直接代入
解得i=102,故本題選擇c。
除了上述公式外,三者容斥還存在第二種類型,它不具備如此明顯的集合間交集的數據,它的表述通常為“同時屬于兩者的”、“三者都滿足的”等方式,此時題目當中找不到有關于兩兩交集的數據,只能找到同時屬于兩個集合的數據的總和,因此就要求我們對于全集i重新劃分,如圖所示:
其中1,2,3這三個部分只屬于一個集合,我們就說他們分別只具備一種屬性,用a來表示,4,5,6這三個部分同時屬于兩個集合,也就是分別具備兩種屬性,用b來表示,7這部分同時屬于三個集合,即同時具備三種屬性,用c來表示,而不屬于任何一個集合的8則不具備任何屬性,我們用d來表示。通過重新劃分,我們發現,全集還可以由只具備一種屬性的數據、同時具備兩種屬性的數據、具有三種屬性的數據以及不具備任何屬性的數據之和共同構成,所以又可以寫成而集合a、b、c的加和又可以表述為
兩式聯立就得到:
。通常這類題目的呈現方式如下:
例2
某研究中心就消費者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偏好情況進行市場調查,共抽取了40名消費者,發現其中有20人喜歡紅色、20人喜歡黃色、15人喜歡藍色,至少喜歡兩種顏色的有19人,喜歡三種顏色的有3人,問三種顏色都不喜歡的有幾人?
【中公解析】這道題目中,我們雖然能夠明顯看出它也是三者容斥問題,但是題目當中卻找不到兩兩之間的交集描述,而是給到了“至少喜歡兩種顏色”以及“喜歡三種顏色”這兩種描述,也就是說這只能表示同時屬于兩個集合和三個集合的數據數量,具體是哪兩個集合,不得而知,因此只能利用屬性間關系求解,這時考慮利用解題。通過分析發現“至少兩種”包含了“兩種”以及“三種”兩個概念,也就是具有兩種和三種屬性,對應公式中的
直接代入公式
解得d=7,因此這道題選擇d。
通過以上兩道題目,我們不難發現,容斥問題本身難度并不是很大,只要找到題目中數據描述的特點,對應正確的公式,就會很容易解決。因此,在考試當中,如果遇見容斥問題,大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不要失分哦。
在學習公基知識中,文史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知識點,其中關于古代歷代帝王更是經常出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被后世討論最多的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看看她身上有哪些知識點需要我們學習掌握。
一、誰是第一位女皇帝的疑問
關于誰是第一位女皇帝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中國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陳碩真,她是唐代浙東農民起義領導人。她仿照唐朝官制建立了政權,自稱為“文佳皇帝”,可是最后被迅速被消滅,而不被正史所承認。
歷史中有記載的另一位女皇帝是北魏殤帝,即元姑娘,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出生后因時局危險,所以她的祖母皇太后胡氏對外宣稱本為皇女的她是為皇子。不久,孝明帝去世,尚在襁褓中的“皇子”元氏以先帝唯一子嗣的身份繼位,在名義上成為了北魏皇帝,元氏即位當天便被廢黜。由于元氏繼位時還是個嬰兒,且在位時間還不到一天,再者她是假冒男嬰的名義繼位的。所以元氏的女帝身份普遍不被后世所承認,不把她看作真正的皇帝。
因此,只有武則天稱帝且統治唐朝十幾年,又被正史承認,所以說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就是武則天。
武曌(624年-705年),即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
二、女帝功績
(一)政治方面
打擊門閥。唐朝時期門閥力量十分強大,上層社會官員多被門閥勢力所掌控,尤其是關隴集團。武則天被立為皇后時,就有很多門閥勢力反對,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隨后武則天逐漸將他們趕出朝廷,這對于武則天來說,在趕走自身反對者的同時,這些關隴集團和他們的依附者,已經成為阻礙社會進步和統治者的絆腳石;把他們趕出政治舞臺標志著關隴集團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為日后封建王朝皇權的加強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繼續完善隋朝開辟的科舉制。開辟武舉,設立殿試,重用寒門子弟,鞏固自己的統治基礎。也因此在武則天時期出現了很多賢良之臣,婁師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后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入朝為官。
(二)經濟方面
輕徭薄賦。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她掌權以后,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對農業的改良。她還注意地方吏治,整頓全國的稅賦。
(三)軍事方面
穩定邊疆。在軍事上,由于武則天稱帝前后殺了一大批能征慣戰的宿將名帥,導致在一段時間內對外戰爭頻頻失利。安北都護府、漠南、漠北在高宗死時仍然被唐朝統治,而武則天時期濫殺程務挺、棄用王方翼等名將使后突厥擴張占據漠南、漠北。但后期武則天采用了一大批如郭元鎮、王孝杰、張仁愿等將領得到了安西四鎮(絲綢之路十字路口),再次穩定了唐朝的版圖。
那么關于武則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啦,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各位同學。
【試題練習】(單選)下列屬于武則天時期的名臣是()。
a 房玄齡 b 杜如晦 c 尉遲恭 d 狄仁杰
【中公答案】d。解析:武則天時期出現了很多賢良之臣,婁師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后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入朝為官。abc是唐太宗時期的名臣。故本題答案為d。
“雁過拔毛,人過爭鋒”,公考這條路上,在眾多攀爬者中率先登上頂峰是我們的目標。目標的實現則需在漫漫備考路上真學實干夯基礎、運籌帷幄布全局、另辟蹊徑尋找方法。今天,中公教育帶領大家用“三錘”,打通數量關系難做、難提分的任督二脈。
總目標:抓住有限的時間做簡單的題、做有把握的題、做有“機”可循的題。具體而言我們分三種來一一闡述。
一、直“錘”簡單題目
什么樣的數量關系題目屬于簡單題?第一類:題干簡短、數據少且題干關系較為單一的題目,通過簡單計算就可以得出答案;第二類:考生自身擅長的題型,通過一段時間的復習,考生用特定的方法能快速解出正確答案。此類題目,考生在復習中應重點復習并在考試中挑選出來高效完成。
二、有舍有得“錘”有把握的題
考試中數量關系的投資時長不宜過長,從中找到簡單題,抓住得分點,舍棄難度較高的題,用較短的時間贏取高分,才是最佳做題策略。
建議舍棄的題目通常具備兩個特征:1、題干長、數據較多且題干關系復雜,短時間無法梳理清楚;2、考生不擅長的題型,題目一般容易看懂,但是部分同學在做此類題型時正確率低。只有在考場上舍掉難題、得分率低的題,把時間勻出來投資給易得分、能短時間得出正確答案的題,才更有把握提高整體得分。
三、“錘”有機可循的題
10道數量關系題中選擇做了簡單題,被舍棄的題目需要考生蒙答案。根據歷年考題的命制特點,抓住兩個“機會”大膽蒙題:1、一般數量關系部分答案均衡分布,可以結合已經做出來題目的答案,蒙沒有做出來的選項;2、根據命題中選項設置的特點蒙答案,問題所求在題干中出現和、差、倍、比關系的時候,選項往往也會呼應這種關系,因此,可以結合選項特點蒙跟題干描述關系一致的選項。
明確作答思路,掌握得當方法,在數量關系解題的路上,只有把力氣用到實處、用到巧處,才能高效作答,終攀高峰!